守牢糧食安全底線夯實國家安全基礎PPT紅色黨政風黨員干部學習教育專題黨課課件


—黨員干部學習教育專題黨課課件守牢糧食安全底線夯實國家安全基礎
前言導讀2022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要牢牢守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這條底線,全力抓好糧食生產和重要農產品供給。今年3月6日,相關領導在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農業界、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界委員時的講話,深刻闡述了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的重要意義,明確提出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的關鍵舉措,為正確認識和把握糧食與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問題指明了方向,是新時代實施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的行動指南。
中國的糧食安全形勢正處在歷史最好時期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是一個重大戰略問題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調整優化農業結構和布局
第一部分實現共同富裕必須著眼全局分階段促進
中國的糧食安全形勢正處在歷史最好時期“食為政首,糧安天下”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是有效防范和抵御各類風險挑戰、推動經濟持續發展、保持社會長期穩定的重要基礎。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世情國情農情,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為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高度重視糧食安全問題,始終把解決好人民吃飯問題作為治國安邦的首要任務,出臺實施了一系列重要政策舉措,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糧食安全之路,實現了從解決溫飽問題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從“誰來養活中國”到“中國人的飯碗裝中國糧”的歷史性變革,糧食安全取得舉世矚目的歷史性成就。
2021年全國糧食播種面積為17.64億畝,比上年增加1295萬畝,增長0.7%,連續兩年實現穩定增長;全國糧食作物單產為387公斤/畝,比上年增加4.8公斤,增長1.2%;糧食總產量再創新高,達13657億斤,比上年增加267億斤,增長2.0%,連續18年增產豐收,連續7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2021年,我國人均糧食占有量達483公斤,比上年增加9公斤,遠高于人均400公斤的國際安全標準線;我國谷物自給率始終保持在95%以上,保證了谷物的基本自給。糧食供給總量充足、庫存充裕,糧食價格保持基本穩定。事實表明,中國的糧食安全形勢正處在歷史最好時期,中國有能力把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中國既是糧食生產大國,又是糧食消費大國。中國用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資源,養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不僅有力地保障了自身的糧食安全,也為世界的糧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中國的糧食安全形勢正處在歷史最好時期
第二部分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是一個重大戰略問題
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是一個重大戰略問題
從國內看,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面臨諸多挑戰。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是一個重大戰略問題
從國際看,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也面臨較大挑戰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供給是一個重大戰略問題
第三部分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調整優化農業結構和布局
一是穩定糧食面積和產量。全面落實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健全完善糧食安全責任制;穩定糧食播種面積,提高產量和品質;主產區要不斷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主銷區要穩定提高糧食自給率,產銷平衡區要確保糧食基本自給。二是保護耕地和基本農田。落實“長牙齒”的耕地保護硬措施,實行耕地保護黨政同責;不斷提高耕地質量,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和國家黑土地保護工程;加強耕地用途管制,永久基本農田重點用于發展糧食生產。三是加大農業科技支撐力度。大力推進種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全面實施種業振興行動方案,實施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政策。四是合理保障農民種糧收益。按照讓農民種糧有利可圖、讓主產區抓糧有積極性的要求,合理制定稻谷、小麥最低收購價,穩定玉米、大豆生產者補貼和稻谷補貼政策,擴大三大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種植收入保險覆蓋范圍;加大產糧大縣獎勵力度,創新糧食產銷區合作機制。五是提升糧食市場調控能力。深化糧食收儲制度改革,完善中央儲備糧管理體制;健全糧食儲備體系,保持合理儲備規模;加強糧食監測預警,健全多部門聯合分析機制和信息發布平臺;開展糧食節約行動,有效降低糧食損耗。相關領導指出,“在糧食安全這個問題上不能有絲毫麻痹大意”“要未雨綢繆,始終繃緊糧食安全這根弦”。為此,要切實抓好糧食生產,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調整優化農業結構和布局
一是保障“菜籃子”產品供給。完善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健全生豬產業平穩有序發展長效機制,實施牛羊發展五年行動計劃,加強奶源基地建設,穩步發展家禽業;推進水產綠色健康養殖,穩步發展稻漁綜合種養、大水面生態漁業和鹽堿水養殖;優化近海綠色養殖布局,支持深遠海養殖業發展;穩定發展棉花、油料、糖料、蔬菜、茶葉生產,因地制宜發展林果業等特色產業。二是優化種植結構和區域布局。加強水稻、小麥、玉米生產功能區建設,優先支持功能區內目標作物種植,深入實施優質糧食工程,推進國家糧食安全產業帶建設;加強大豆、油料等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建設;加強特色經濟作物、園藝產品、畜產品、水產品、林特產品優勢區建設。相關領導指出,“要樹立大食物觀”“開發豐富多樣的食物品種,實現各類食物供求平衡”。為此,要保障重要農產品供給,提升居民食物營養健康水平。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調整優化農業結構和布局
三是推動農業綠色發展。提升農業標準化水平,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持續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循環利用農業廢棄物,加強污染耕地治理;強化農業資源保護,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推動農業農村減排固碳,推進重點區域生態環境保護。四是強化科技創新驅動。開展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完善農業科技領域基礎研究穩定支持機制,提升農業重大風險防控和產業安全保障能力;加強國家農業科技創新聯盟建設,支持農業企業牽頭建設農業科技創新聯合體或新型研發機構;加強大中型、智能化、復合型農業機械研發應用,加快研發制造適合丘陵山區農業生產的高效專用農機和綠色智能畜牧水產養殖裝備;健全農作物全程機械化生產體系,加大對智能、高端、安全農機裝備支持力度,提升我國農機裝備水平。五是健全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實施家庭農場培育計劃和農民合作社規范提升行動,完善家庭農場名錄制度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金融保險、用地保障等政策;發展壯大農業專業化社會化服務組織,加快發展農業生產托管服務,開展農業社會化服務創新試點示范。六是提升農業抗風險能力。推動大江大河防洪達標提升,調整和建設蓄滯洪區,完成現有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強化農業氣象服務,健全動物防疫和農作物病蟲害防治體系,發揮農業保險災后減損作用;實施農產品進口多元化戰略,健全農產品進口管理機制,穩定大豆、食糖、棉花、天然橡膠、油料油脂、肉類、乳制品等農產品國際供應鏈。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調整優化農業結構和布局
—黨員干部學習教育專題黨課課件守牢糧食安全底線夯實國家安全基礎
工圖網提供守牢糧食安全底線夯實國家安全基礎PPT紅色黨政風黨員干部學習教育專題黨課課件供會員免費下載。更多精彩黨課PPT素材,盡在工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