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好、完善好、運行好人民代表大會制度PPT紅色黨建風黨員干部學習教育黨課


堅持好、完善好、運行好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黨/員/干/部/學/習/教/育/黨/課
前言 2024年9月14日上午,黨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隆重舉行慶祝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成立70周年大會,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講話回顧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建立、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光輝歷程,深刻闡述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顯著政治優勢,系統總結新時代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理論和實踐創新重大成果,對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堅持好、完善好、運行好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作出全面部署、提出明確要求。講話思想深邃、視野宏闊、催人奮進,豐富和發展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思想,是一篇閃耀著馬克思主義真理光輝的綱領性文獻。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對于進一步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新時代新征程更好發揮國家根本政治制度作用,堅持和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努力開創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新局面,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目錄
目錄
深刻認識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歷史必然,堅定國家根本政治制度自信1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艱辛探索長期奮斗的成果,是從中國土壤中生長起來的全新政治制度,是人類政治制度史上的偉大創造。”這一重要論述,集中體現了黨領導人民開辟符合國情的政治發展道路的光輝歷程,揭示了我國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彰顯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時代價值和世界意義。一、深刻認識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歷史必然,堅定國家根本政治制度自信
中國共產黨一經誕生,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使命,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對創建人民民主政權、實現人民當家作主進行了艱辛探索和長期實踐。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黨的第一個綱領,明確提出“本黨承認蘇維埃管理制度,把工農勞動者和士兵組織起來”。大革命時期,黨領導工農運動,在城市建立罷工工人代表大會和市民代表會議,在農村組建農民協會,進行了政權建設的最初嘗試。土地革命時期,在革命根據地建立的工農兵代表大會制度,已經具有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基本形態。抗日戰爭時期,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性質的政權,陜甘寧邊區實行以“三三制”為原則的參議會制度。經過這些實踐探索,我們黨提出了建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基本構想。 1940年1月,毛澤東同志在《新民主主義論》中指出:“中國現在可以采取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省人民代表大會、縣人民代表大會、區人民代表大會直到鄉人民代表大會的系統,并由各級代表大會選舉政府。” 1945年4月,毛澤東同志在《論聯合政府》中進一步指出:“新民主主義的政權組織,應該采取民主集中制,由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決定大政方針,選舉政府。”解放戰爭時期,各解放區相繼召開人民代表會議,作為人民代表大會的雛形和準備。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通過具有臨時憲法地位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莊嚴宣告新中國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1954年9月,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召開,通過新中國第一部憲法,標志著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這一國家根本政治制度正式建立,這在中國政治發展史乃至世界政治發展史上都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建立,意味著中國政治從根本上實現了由少數人掌握政權、絕大多數人受壓迫被剝削到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當家作主的偉大跨越,這在幾千年歷史上是從未有過的,實現了中國政治制度的偉大變革。”我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經過70年的鞏固、完善和發展,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已經牢牢扎根中國大地,深深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一、深刻認識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歷史必然,堅定國家根本政治制度自信
一、深刻認識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歷史必然,堅定國家根本政治制度自信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信,首先要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自信、對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自信。 要從“兩個結合”的高度,深刻認識和把握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具有的先進政治理念、鮮明中國特色、深厚文化底蘊,倍加珍惜、長期堅持、全面貫徹、不斷完善這一國家根本政治制度。 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可以借鑒人類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但絕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在政治方向、政治道路、政治制度等大是大非問題上始終做到頭腦清醒、立場堅定、旗幟鮮明。
深刻認識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顯著政治優勢,把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治理效能2
二、深刻認識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顯著政治優勢,把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治理效能習近平總書記深刻闡述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具有的5個方面顯著政治優勢:5個方面 顯著政治優勢
二、深刻認識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顯著政治優勢,把制度優勢更好轉化為治理效能 70年來,在黨的領導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有效保證了我國始終沿著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黨領導人民創造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實踐充分證明,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符合我國國情和實際、體現社會主義國家性質、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好制度,是能夠有效凝聚全體人民力量一道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好制度,具有強大生命力和顯著優越性。制度競爭是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方面,制度優勢是一個國家贏得戰略主動的重要優勢;制度穩則國家穩,制度強則國家強。新時代新征程,要把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特點優勢充分發揮出來,更好轉化為治理效能,保障黨和國家事業興旺發達、長治久安。堅持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從制度上法律上堅持和鞏固黨的領導地位和執政地位,確保黨通過國家政權機關實施對國家和社會的領導。保障全體人民依法實行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依法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經濟和文化事業、社會事務。保證各國家機關在黨的領導下各司其職、依法負責、協調一致開展工作,保證國家統一高效組織推進各項事業、集中力量辦大事。堅持依法治國、厲行法治,依照憲法法律推動國家各項事業和各項工作,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在黨中央統一領導下,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在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堅定不移、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維護憲法和基本法確定的特別行政區憲制秩序,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
深刻認識新時代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理論和實踐創新成果,堅持人大工作正確政治方向3
三、深刻認識新時代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理論和實踐創新成果,堅持人大工作正確政治方向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從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鞏固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戰略高度出發,持續推進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理論和實踐創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要求,形成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思想。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必須堅持用制度體系保障人民當家作主,必須堅持全面依法治國,必須堅持民主集中制,必須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必須堅持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堅持充分發揮人大代表作用,必須堅持按照“四個機關”要求加強各級人大建設。“八個必須堅持”是對中央人大工作會議上提出“六個必須堅持”的豐富和拓展,既相互貫通又有機銜接,構成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思想的核心要義,闡釋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建設和人大工作的大方向、大原則、大道理,要深刻領會、牢牢把握、始終遵循。
三、深刻認識新時代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理論和實踐創新成果,堅持人大工作正確政治方向堅持好、完善好、運行好人民代表大會制度,關鍵是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黨領導國家政權機關的重要制度載體,首要任務就是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保證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在國家工作中得到全面貫徹。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中國人民當家作主的重要途徑和最高實現形式,要堅持國家一切權力屬于人民的憲法原則,支持和保證人民通過人民代表大會行使國家權力,保證各國家機關對人民負責、為人民服務、受人民監督。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重要制度平臺,要圍繞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實現國家各方面工作法治化。
三、深刻認識新時代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理論和實踐創新成果,堅持人大工作正確政治方向堅持黨的全面領導是做好新時代人大工作的重大政治原則和根本政治保證。要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把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重要思想作為必修課、常修課。要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謀劃和推進人大工作,不折不扣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人大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和黨中央決策部署,認真執行黨的領導各項制度,人大工作中的重大問題、重大事項、重要情況及時主動向黨中央請示報告,保證黨的領導全面、系統、整體地落實到人大工作各方面全過程。
深刻認識人大在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的使命任務,穩中求進推動人大工作高質量發展4
四、深刻認識人大在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的使命任務,穩中求進推動人大工作高質量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圍繞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堅持好、完善好、運行好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為實現新時代新征程黨和人民的奮斗目標提供堅實制度保障”,并對人大提出“充分發揮4個方面作用”的明確要求,強調要“不斷提高新時代新征程人大工作質量和水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賦予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新的使命任務,對人大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四、深刻認識人大在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的使命任務,穩中求進推動人大工作高質量發展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找準人大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的定位和任務,認真履職盡責,扎實做好工作,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貢獻力量。一是充分發揮人大保證全面有效實施憲法法律的重要作用。要完善憲法相關法律制度,全面發揮憲法在立法中的核心地位功能,每一個立法環節都把好憲法關,建立憲法實施情況報告制度,完善合憲性審查、備案審查制度,堅決糾正違憲違法行為,保證憲法確立的制度、原則、規則得到全面實施。 二是充分發揮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導作用。要加強人大對立法工作的組織協調,更好發揮在確定立法項目、組織法律起草、重大問題協調、草案審議把關等方面的主導作用,健全全國人大相關專門委員會、常委會工作機構牽頭起草重要法律草案機制;抓住提高立法質量這個關鍵,不斷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健全國家治理急需、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必備、維護國家安全所急的法律制度,以良法促進發展、保障善治;堅持在法治下推進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據、及時把改革成果上升為法律制度。 三是充分發揮人大監督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中的重要作用。要實行正確監督、有效監督、依法監督,推動黨中央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確保各國家機關依法行使權力,確保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得到維護和實現;健全人大對行政機關、監察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監督制度,完善監督法及其實施機制,強化人大預算決算審查監督和國有資產管理監督、政府債務管理監督。 四是充分發揮人大在密切同人民群眾聯系中的帶頭作用。要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保持同人民群眾密切聯系,深入基層和群眾開展調查研究,自覺問計于民、問需于民,保證人大各項工作都體現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權益、與人民同心同向。
深刻認識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實現我國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載體,發揮人大在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中的職能作用5
五、深刻認識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實現我國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載體,發揮人大在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中的職能作用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把握民主政治發展規律,提出全過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為新時代新征程推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樹立了光輝旗幟、確立了鮮明主題。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必須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堅持和完善我國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重要政治制度,豐富各層級民主形式,把人民當家作主具體、現實體現到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各方面。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實現我國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載體。”在我國,國家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選舉產生人大代表,組成各級人民代表大會行使國家權力;各級行政機關、監察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由人大產生、對人大負責、受人大監督。從國家機關的性質、設置到國家權力的分配、運行,都體現了權力來自人民、對人民負責、為人民服務、受人民監督的價值理念,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當家作主。人大制定、修改憲法法律,監督憲法法律實施,是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生動實踐,也為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提供了法治保障。
五、深刻認識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實現我國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載體,發揮人大在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中的職能作用要完善人大的民主民意表達平臺和載體,健全人大議事規則和論證、評估、評議、聽證制度,健全吸納民意、匯集民智工作機制,把人大工作建立在堅實的民意基礎之上,在職責范圍內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全國人大常委會建立健全法律草案公開征求意見機制。黨的十八大以來,共有277件次法律草案向社會征求意見,約147萬人次提出415萬多條意見建議。2015年以來,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先后設立45個基層立法聯系點,覆蓋全國31個省(區、市),帶動省、市兩級人大設立基層立法聯系點7300多個,暢通了基層群眾參與國家立法的民主渠道。2020年以來,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委設立基層聯系點13個、高校聯系點2個,推動預算決算審查監督、國有資產管理監督、政府債務管理監督和財稅立法工作等更好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
......
工圖網提供堅持好、完善好、運行好人民代表大會制度PPT紅色黨建風黨員干部學習教育黨課供會員免費下載。更多精彩黨課PPT素材,盡在工圖網。
堅持好、完善好、運行好人民代表大會制度PPT紅色黨建風黨員干部學習教育黨課 Array
- 價格 會員免費
- 編號 12266542
- 大小 7.2 MB
- 頁數 共2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