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塑造發展新優勢PPT紅色簡潔論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黨課課件


全面塑造發展新優勢——論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1
前不久,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采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模式成功對接于天和核心艙徑向端口,3名航天員成功進駐天和核心艙,開始中國迄今時間最長的載人飛行。“祝融號”漫步火星,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行任務創造多個“首次”,“羲和號”成功入軌、我國太空探測迎來“探日時代”……今年以來,航天領域捷報頻傳,成為我國科技事業不斷攀登高峰的生動縮影。10月26日,在參觀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就展時,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十三五’時期,我國科技事業加快發展,創新能力大幅提升,在基礎前沿、戰略高技術、民生科技等領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這是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黨全國特別是廣大科技工作者共同奮斗的結果。”日積月累的實績,映照著我國科技實力正在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邁向系統能力提升,科技創新取得新的歷史性成就。
當前,我國已經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科技創新在黨和國家發展全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在中國科學院第二十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必須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在廣西考察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只有創新才能自強、才能爭先,要堅定不移走自主創新道路,把創新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今年全國兩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要求:“強化創新驅動,以更大力度、更實舉措加快科技自立自強”。 科技賦能發展,創新決勝未來。黨的十九大確立了到2035年躋身創新型國家前列的戰略目標,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對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全面塑造發展新優勢作出重大部署。 “科技自立自強是促進發展大局的根本支撐”“科技自立自強成為決定我國生存和發展的基礎能力”“構建新發展格局最本質的特征是實現高水平的自立自強”。這是歷史和現實給我們的深刻啟示,更是贏得優勢、贏得主動、贏得未來的科學論斷。
2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
縱觀人類發展歷史,創新始終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的重要力量,也始終是推動人類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自古以來,科學技術就以一種不可逆轉、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動著人類社會向前發展。16世紀以來,世界發生了多次科技革命,每一次都深刻影響了世界力量格局。從某種意義上說,科技實力決定著世界政治經濟力量對比的變化,也決定著各國各民族的前途命運。回首百年奮斗征程,在各個歷史時期,我們黨都高度重視科技事業。從革命時期高度重視知識分子工作,到新中國成立后吹響“向科學進軍”的號角,再到改革開放后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論斷;從進入新世紀深入實施知識創新工程、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不斷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創新型國家,到黨的十八大后提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科技自立自強、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科技事業在黨和人民事業中始終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發揮了十分重要的戰略作用。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稟賦”;——“我們在國際上腰桿能不能更硬起來,能不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很大程度取決于科技創新能力的提升”;——“適應和引領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關鍵是要依靠科技創新轉換發展動力”;——“不創新不行,創新慢了也不行。如果我們不識變、不應變、不求變,就可能陷入戰略被動,錯失發展機遇,甚至錯過整整一個時代”;——“中國要強盛、要復興,就一定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努力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需要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實踐反復告訴我們,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只有把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國防安全和其他安全”;——“在激烈的國際競爭面前,在單邊主義、保護主義上升的大背景下,我們必須走出適合國情的創新路子,特別是要把原始創新能力提升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科技創新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引擎,是應對許多全球性挑戰的有力武器,也是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要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創新作為一項國策,積極鼓勵支持創新。創新不問‘出身’,只要誰能為國家作貢獻就支持誰”;…………
高瞻遠矚的判斷、審時度勢的決策,為我們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世界科技強國指引著方向。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科技事業密集發力、加速跨越,實現了歷史性、整體性、格局性重大變化。仰望蒼穹,俯瞰大地,下潛深海……今日中國,正在成為各種創新要素發揮集聚效應的廣闊平臺,迸發出創新的澎湃動能。一大批重大科技創新成果競相涌現。“嫦娥五號”實現地外天體采樣返回,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首次發現毫秒脈沖星,新一代“人造太陽”刷新世界紀錄,“海斗一號”完成萬米深潛,“奮斗者”號在馬里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全球組網運行,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成功發射,中國航天員在太空停留時間不斷刷新紀錄……若干戰略性新興產業加速發展。C919大飛機準備運營,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統成功下線,人工智能、數字經濟蓬勃發展,圖像識別、語音識別走在全球前列,5G移動通信技術率先實現規模化應用,新能源汽車加快發展,消費級無人機占據一半以上的全球市場……
科研人員、設備、資金等支撐條件今非昔比。我國科技人才隊伍持續壯大,研發人員總量連續8年穩居世界首位,發明專利申請量連續多年居世界首位。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經歷了從少到多、從學習跟蹤到自主創新的過程,興建和投入使用了散裂中子源、強磁場裝置、同步輻射光源、大型天文望遠鏡、海洋科考船等一大批大科學裝置設施,設施數量、建造規模和覆蓋領域逐步擴大。近年來,我國基礎研究投入快速增長,年均增幅達到16.9%。2020年,全社會研發經費支出達2.44萬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2.4%,基礎研究占研發投入比重首次超過6%。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2021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顯示,我國創新能力綜合排名上升至世界第十二位。
從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到技術創新,從高技術產業到戰略新興領域,從民生科技到國防科技……我國科技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取得歷史性成就,科技創新正深度改變億萬中國人的日常生活,對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提高國家綜合實力、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支撐引領作用顯著增強。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進程中,科技創新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越來越凸顯,我國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的大幅躍升,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標志,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支撐。《經濟學人》雜志載文指出:“從前美國那些科技公司的老板,想要看看世界最前沿的科技,只要推開門就行了,現在他們還得飛去中國一趟才算看全了。”“滿眼生機轉化鈞,天工人巧日爭新。”今天,中國已經步入科技創新的快速軌道,一些科技前沿領域進入并跑、領跑階段,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大國,成為全球創新版圖中日益重要的一極。
3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發展面臨的國內外環境正發生深刻復雜變化
當前,國際環境錯綜復雜,世界經濟陷入低迷期,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面臨重塑,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廣泛深遠,逆全球化、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思潮涌動。以前,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外部環境下,市場和資源“兩頭在外”對我國快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在當前保護主義上升、世界經濟低迷、全球市場萎縮的外部環境下,我們必須充分發揮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通過繁榮國內經濟、暢通國內大循環為我國經濟發展增添動力,帶動世界經濟復蘇。這就需要我們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大力推動科技創新,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打造未來發展新優勢。
我國低成本資源和要素投入形成的驅動力明顯減弱,需要依靠更多更好的科技創新成果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社會發展面臨人口老齡化、保障人民健康等多方面挑戰,需要依靠更多更好的科技創新成果實現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生態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建設任重道遠,需要依靠更多更好的科技創新成果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中國;能源安全、糧食安全、網絡安全、生態安全、生物安全、國防安全等風險壓力不斷增加,需要依靠更多更好的科技創新成果保障國家安全……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環境出現了變化,特別是生產要素相對優勢出現了變化。勞動力成本在逐步上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達到了瓶頸,舊的生產函數組合方式已經難以持續,科學技術的重要性全面上升。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必須更強調自主創新。”現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科學技術解決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強創新這個第一動力。面向未來,抓住了科技創新就抓住了牽動我國發展全局的牛鼻子。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加快科技創新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加快科技創新,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需要。科技創新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都需要強大科技支撐,都必須依靠創新驅動的內涵型增長。加快科技創新,是實現人民高品質生活的需要。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必須推出更多涉及民生的科技創新成果。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環境出現了變化,特別是生產要素相對優勢出現了變化。勞動力成本在逐步上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達到了瓶頸,舊的生產函數組合方式已經難以持續,科學技術的重要性全面上升。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必須更強調自主創新。”現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科學技術解決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強創新這個第一動力。面向未來,抓住了科技創新就抓住了牽動我國發展全局的牛鼻子。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加快科技創新具有重大戰略意義。加快科技創新,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需要。推動國內大循環,必須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一主線,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水平,以新供給創造新需求,科技創新是關鍵。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也需要強化科技創新的高水平供給能力,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加快科技創新,是奮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需要。從提出“四個現代化”到提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科學技術現代化從來都是我國實現現代化的重要內容。
4自力更生是中華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奮斗基點,自主創新是我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不能總是用別人的昨天來裝扮自己的明天。不能總是指望依賴他人的科技成果來提高自己的科技水平,更不能做其他國家的技術附庸,永遠跟在別人的后面亦步亦趨。我們沒有別的選擇,非走自主創新道路不可。”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最重要的就是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加快創新型國家和科技強國建設步伐。這是把我國全面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必由之路。不同國家國情不同,所處發展階段各異,決定了各國科技創新的模式和路徑也不盡相同。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是一條既順應世界科技發展潮流、遵循科技發展規律,又緊密結合我國國情、符合我國實際的科技創新道路。
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是我國不斷提升科技實力和綜合國力的重要經驗。從新中國成立初期,踐行“自力更生為主,爭取外援為輔”,取得以“兩彈一星”為標志的一批自主創新重大科技成果;到改革開放以來,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涌現出載人航天工程等大批自主創新、世界領先的成套技術裝備和系統性平臺性產品;再到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科技自立自強、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天眼”探空、“墨子”傳信、高鐵奔馳、“北斗”組網、“蛟龍”入海、“九章”問世,大國重器相繼涌現,科技創新領域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樹高葉茂,系于根深。歷史和實踐充分證明,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是我國不斷提高科技發展水平、提升綜合國力的正確選擇。
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要有強烈的創新自信。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堅定創新自信,著力攻克關鍵核心技術。一方面,我國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顯著提升,為加快實現科技自立自強奠定堅實基礎。經過多年努力,我國科技整體水平大幅提升,我們完全有基礎、有底氣、有信心、有能力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機遇,乘勢而上,大展宏圖。另一方面,強大的制度優勢為加快實現科技自立自強提供堅強保障。我們最大的優勢是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能夠集中力量辦大事,這是我們成就事業的重要法寶。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進一步增強創新自信,堅定敢為天下先的志向,在獨創獨有上下功夫,勇于挑戰最前沿的科學問題,提出更多原創理論,作出更多原創發現,力爭在重要科技領域實現跨越發展,才能跟上甚至引領世界科技發展新方向,掌握新一輪全球科技競爭的戰略主動。
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要與時偕行、凝聚合力。必須堅持和加強黨對科技事業的全面領導,健全黨對科技工作的領導體制,為我國科技事業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證;必須以世界眼光搞好頂層設計,提出切合實際的發展方向、目標、工作重點;必須健全新型舉國體制,抓系統布局、系統組織、跨界集成,把政府、市場、社會等各方面力量擰成一股繩;必須加強基礎研究,在基礎理論和底層技術方面實現重大突破,更好解決“卡脖子”技術問題;必須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激發創新潛能和市場活力,使創新成果更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必須構建開放創新生態,參與全球科技治理,在開放合作中提升自身科技創新能力……我們要有自主創新的骨氣和志氣,加快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實力,這條路必須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工圖網提供全面塑造發展新優勢PPT紅色簡潔論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黨課課件供會員免費下載。更多精彩黨課PPT素材,盡在工圖網。
全面塑造發展新優勢 PPT 紅色 簡潔 論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黨課課件 Array
- 價格 會員免費
- 編號 11973827
- 大小 15.3 MB
- 頁數 共32頁
2021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黨課PPT2021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中國共產黨歷史發展與啟示心得體會ppt2021中國共產黨為實現中國現代化的百年奮斗歷程論文摘要ppt2021形式與政策專題討論中國共產黨為實現中國現代化的百年奮斗歷程ppt2023青年在中國式現代化中的使命擔當ppt2023我眼中的中國式現代化ppt圖片2021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的黨史課件ppt2023我心中的中國式現代化班會ppt2023我眼中的中國式現代化ppt2023中國式現代化科技發展ppt2023中國式現代化和平發展ppt2023中國式現代化發展成就ppt2023中國式現代化與教育發展ppt2023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的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