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四川省政府工作報告PPT紅色簡潔黨政機關工作匯報模板


2024年四川省政府工作報告—— 2024年1月22日在四川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 ——
your logo2023年工作回顧
2023年工作回顧01 剛剛過去的2023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中國式現代化引領四川現代化建設的開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轉段后經濟恢復發展的一年。習近平總書記親臨四川視察指導工作,提出“四個發力”重要要求,賦予打造“兩高地、兩基地、一屏障”使命任務。在省委的堅強領導下,新一屆省政府堅定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認真實施省委“四化同步、城鄉融合、五區共興”發展戰略,全力以赴拼經濟搞建設,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著力擴大內需、優化結構、提振信心、防范化解風險,較好完成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全省地區生產總值突破6萬億元,增長6%、在前十經濟大省中并列第一;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3.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1%,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9.2%。一年來,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2023年工作回顧01 面對疫情后經濟亟待恢復的困難和挑戰,打出提振發展信心“36條”、促進消費“22條”、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19條”等政策“組合拳”,辦理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超過860億元。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落實省委促消費擴內需專題會議部署,實施“三品一創”提質擴容工程,培育“蜀里安逸”消費品牌,打造40個“商文旅體康”融合消費新場景,開展促消費活動近2萬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由全國第六位升至第五位。特別是旅游業強勁復蘇,接待游客人次和旅游收入全面超過疫情前水平,世界最大的人工古柏林翠云廊等成為火爆打卡地,14個縣上榜全國縣域旅游綜合實力百強縣。西部金融中心建設成效明顯,全省存貸比達到86%、創歷史新高,各項貸款余額同比增長14.5%、增速居全國前列。
2023年工作回顧01以項目為抓手擴大有效投資,納入國家“十四五”規劃“102項重大工程項目”的314個項目加快實施,700個省重點項目完成投資9243.8億元、年度投資完成率達到130.4%;全年發行新增地方政府債券2565.4億元,拉動社會投資超過5000億元;333個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項目基金支出538.2億元。針對民營經濟活力不足,落實省委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專題會議部署,出臺“1+2”政策文件,實施政策清理完善、融資難題破解、拖欠賬款清理、資源要素保障、政務服務效能提升“五大行動”,新登記各類經營主體149.6萬戶、增長20.9%。針對外貿承壓下行的嚴峻態勢,“一企一策”穩加工貿易龍頭企業,組織“川行天下”市場拓展活動,實施擴大進口專項行動,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材料、太陽能電池等外貿“新三樣”進出口分別增長77.6%、44.5%、22.2%,跨境電商增長21.8%,全省進出口總額保持全國第八位。實現合同外資531.2億元、增長100%,實際到位外商直接投資規模居中西部前列。在川世界500強企業達到381家,居中西部第一位。在川領事機構達23個,成都被稱為全國“領館第三城”。
2023年工作回顧01 西部唯一的國家實驗室開工建設并當年封頂。新獲批2家全國重點實驗室,13家全國重點實驗室、30家省重點實驗室完成重組,首批4家天府實驗室實體化運行。國家川藏鐵路技術創新中心建成投用,國家高端航空裝備技術創新中心、全國先進技術成果西部轉化中心揭牌運行,世界最深暗物質實驗室錦屏深地實驗室二期投入科學運行,稻城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通過國家驗收,子午工程二期入選2023年度國內十大科技新聞,新一代人造太陽“中國環流三號”入選十大超級工程,18兆瓦海上風電機組入選十大國之重器。在川“兩院”院士新增5位,達到67位。制定基礎研究十年行動計劃,前瞻布局2000個基礎研究項目。
2023年工作回顧01啟動實施軌道交通、釩鈦稀土、集成電路與新型顯示3個重大科技專項。一批重大關鍵技術攻關和成果產業化取得突破,運20、C919大飛機機頭批量交付,芯片封裝載板材料實現國產化,國內首臺自主創新產品F級50兆瓦重型燃氣輪機成功商用,醫用回旋加速器實現核醫學影像關鍵裝備國產化。全年技術合同成交額突破1900億元,山地齒軌旅游列車、北斗三號基帶芯片等重大成果在川轉化。啟動實施創新型企業培育“三強計劃”,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500家,培育瞪羚企業50家。全省企業研發投入占全社會R&D比重超過60%。成渝(興隆湖)綜合性科學中心揭牌啟動,西部(成都)科學城加快成勢。成功舉辦2023世界科幻大會,成都成為亞洲第二個、中國第一個舉辦地。中國(綿陽)科技城建設明顯提速,在全國城市科技創新百強榜中上升至第十七位。啟動建設“一帶一路”科技創新合作區,川渝在重慶共同成功舉辦首屆“一帶一路”科技交流大會。
2023年工作回顧01 西部唯一的國家實驗室開工建設并當年封頂。新獲批2家全國重點實驗室,13家全國重點實驗室、30家省重點實驗室完成重組,首批4家天府實驗室實體化運行。國家川藏鐵路技術創新中心建成投用,國家高端航空裝備技術創新中心、全國先進技術成果西部轉化中心揭牌運行,世界最深暗物質實驗室錦屏深地實驗室二期投入科學運行,稻城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通過國家驗收,子午工程二期入選2023年度國內十大科技新聞,新一代人造太陽“中國環流三號”入選十大超級工程,18兆瓦海上風電機組入選十大國之重器。在川“兩院”院士新增5位,達到67位。制定基礎研究十年行動計劃,前瞻布局2000個基礎研究項目。
2023年工作回顧01 落實省委深入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決定,制定實施六大優勢產業提質倍增行動方案及支持政策,六大優勢產業增加值增長6.6%。推動產業成鏈集群發展,3個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3個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加快壯大,集成電路、航空航天等23個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啟動實施,4個產業集群入選國家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成都、德陽、綿陽、宜賓入選全國先進制造業百強市。開通第三批低空協同管理試點空域,形成貫通環成都和川南、川北的低空飛行網絡。推動制造業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10個場景入選國家人工智能“智賦百景”,東方電氣、四川長虹入選國家級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成都超算中心獲批建設首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開放創新平臺。新增5G基站4.6萬個,千兆光網覆蓋家庭能力達到5500萬戶。新增上云企業5萬余戶。新增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07戶。舉辦系列產業發展大會和投資促進活動,沃爾沃、西門子、京東方等一批重大產業項目開工建設。成功舉辦中國質量(成都)大會。
2023年工作回顧01 綠色低碳發展扎實推進。提速實施多能互補電源項目和互聯互濟電網工程,13個水電站、21個光伏項目、18個風電項目等加快建設,全球最大水光互補項目柯拉光伏電站并網發電,35項迎峰度夏和度冬電網工程建成投產,年度新增電網供電能力超1000萬千瓦,能源電力供應平穩有序、保障有力。全省清潔能源裝機容量達到1.1億千瓦、占比86.7%,其中水電裝機容量9759萬千瓦、居全國第一位。天然氣(頁巖氣)產量達到552億立方米,居全國第一位。開展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在甘孜探獲了亞洲規模最大的硬巖型單體鋰礦。 新創建國家級綠色工廠、綠色工業園區、綠色供應鏈管理企業38家、7家、1家。累計成交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3828.7萬噸,居全國第四位。
2023年工作回顧01 在重慶璧山、四川綿陽召開兩次川渝黨政聯席會議。248個共建重大項目完成年度投資4138.4億元,超年度計劃20%。推動四川8市和渝西8區相向發展,促進成渝地區中部崛起。川渝萬達開地區統籌發展、川南渝西地區融合發展總體方案獲國家批復。涪江流域川渝九地協同發展步伐加快。共同打造汽車、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特色消費品等世界級產業集群,四川時代與長安汽車共同投資的30GWh動力電池等一批產業合作項目建成投產。311項“川渝通辦”事項累計辦理超過1500萬件次,“雙城”生活更有“同城”體驗。成都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建設成勢見效。啟動實施成都都市圈建設成長期三年行動計劃,市域(郊)鐵路成都至資陽線實現軌通。天府新區和4個省級新區承載能力持續增強。攀枝花共同富裕試驗區建設扎實推進。39個欠發達縣域托底性幫扶全面鋪開。新增江油、宣漢、金堂3個全國百強縣。
2023年工作回顧01 大力提升城鎮功能品質。制定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實施意見,在37個縣(市)開展新型城鎮化建設省級試點。出臺推動房地產市場企穩回升“10條”,商品房銷售面積、銷售額分別居全國第四位、第六位。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10.5萬套(間)。成都持續開展城市更新全國試點,11個地級市和10個縣級城市(縣城)啟動省級城市更新試點。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5293個、改造棚戶區6.8萬套,加裝既有住宅電梯4900部,更新改造城鎮燃氣管道超過1萬公里、供水管道2202公里、排水管道4254公里。開工城鄉生活污水和垃圾處理項目近2000個,完成投資909億元。開展歷史建筑保護專項行動和古樹名木保護專項整治,確定歷史建筑2683處,登記在冊古樹名木7.1萬株。
2023年工作回顧01 基礎設施支撐能力持續增強。鐵路、公路建設完成年度投資居全國第一位,新增鐵路里程524公里、高速公路里程624公里,新增進出川大通道6條、達到48條。川藏鐵路和成渝中線、成達萬、渝昆、西渝等高鐵加快建設,成自宜高鐵建成通車,西部陸海新通道西線鐵路通道敘畢鐵路開通運營。川青鐵路青白江至鎮江關段正式通車,結束了川西北高原地區不通鐵路的歷史。久(治)馬(爾康)高速公路川青界段建成通車,首次實現兩省高速互通。直連成都雙流和天府兩個國際機場的地鐵19號線建成通車,助推“兩場一體”高效運營,時速350公里的高鐵下穿天府機場,實現“空鐵零換乘”。成都國際航空樞紐年旅客吞吐量近7500萬人次,居全國第三位;貨郵吞吐量達到76.7萬噸,居全國第六位。成都至香港互通直達高鐵列車正式開通運營,中歐班列(成渝)開行量保持全國第一位。閬中古城機場、遂寧安居通用機場、北川永昌通用機場建成通航。岷江犍為航電樞紐建成投運。引大濟岷等6個項目納入全國60項重大水利工程,向家壩灌區一期二步、三壩水庫、米市水庫等重大工程開工建設。在建水利工程投資規模1500億元,年度完成投資610億元。省管大型灌區一體化改革全面完成,水權水價改革有序實施。
2023年工作回顧01 全面落實田長制,強力推進成都平原和全省耕地保護專項整治,耕地面積凈增加50萬畝以上,撂荒地動態清零4.2萬畝。實施“天府良田”建設攻堅提質行動,實行整市整縣整片推進,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標準農田425萬畝。實施主要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在90個糧食生產重點縣每縣建成1個萬畝高產示范片。全省糧食產量達到718.8億斤,創26年來新高;油菜籽產量居全國第一位;出臺生豬保供穩價“9條”措施和推進生豬產業現代化意見,生豬出欄量6662.7萬頭,居全國第一位,超額完成國家下達任務。樹立大食物觀,啟動建設“天府森林糧庫”。國內唯一省級綜合性種質資源中心庫建成投用,國家區域畜禽(生豬)種業創新中心投入運行,5大種業集群加快建設。啟動農機裝備補短板行動,新增農機裝備30萬臺(套)。新建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1000座。啟動“天府糧倉·千園建設”行動,新創建國省級農業園區95個、產業集群21個、產業強鎮66個。新增家庭農場2萬家、農民合作社省級示范社300個,新培育基層供銷社示范社287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加快構建。
2023年工作回顧01 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全面啟動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新創建中國美麗休閑鄉村12個,培育省級鄉村旅游重點村100個。新改建農村公路1.9萬公里,鄉村“金通工程”車輛達到2.7萬輛。新改建農村衛生廁所51.2萬戶。鄉村水務百縣建設持續推進。穩慎推進1市5縣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直接拉動鄉村產業投資40多億元。充分發揮監測、增收、幫扶“三大工作體系”作用,151.3萬脫貧人口納入兜底保障,防止返貧監測對象全部落實幫扶措施。對50個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全面落實特殊支持措施。東西部協作和對口支援務實開展,實施年度幫扶項目達到857個。
2023年工作回顧01 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民生支出占比65.7%。30件民生實事年度任務全部完成。全省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4.6%、7%。 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出臺促進青年就業創業“35條”,提供政策性崗位超過30萬個,實施以工代賑重點工程375個。全省城鎮新增就業104萬人,應屆高校畢業生就業去向落實率居全國前列,“四類重點人群”高校畢業生基本實現就業,2600多萬農民工就業總體穩定,“零就業”家庭實現動態清零。加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護,建設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4684個,“暖心之家”行動惠及43萬名貨車司機。
2023年工作回顧01 社會保障兜得更牢。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在全國排位明顯提高。基本建成省、市、縣、鄉四級聯動的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預警機制,特殊困難人員得到及時救助。殘疾人“兩項補貼”標準動態調整。城市居家社區“15分鐘養老服務圈”和農村三級養老服務網絡基本成型,孤寡老人關愛行動和失能老人照護行動惠及200萬困難老年人,為137.5萬人次殘疾人提供“量體裁衣”式服務。新建、改擴建普惠性托位1.2萬個。“明眸皓齒、正心立身”健康工程惠及近900萬未成年人。
2023年工作回顧01 教育質量穩步提高。與教育部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建設中西部教育高質量發展先行省。優化調整中小學(幼兒園)4892所、教學點4352個,“超大班額”全面消除,“雙減”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開工建設公辦幼兒園200所。首批6個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縣(市、區)完成國家評估認定實地核查。24個縣(市、區)完成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國家督導評估實地核查,廣安市成為全國首個全域完成該項核查的地級市。新設立3所高等職業學校,新增1所本科職業技術大學,1所獨立學院完成轉設。開展新一輪高?!皩烁傔M、爭創一流”工作,19所高校101個學科進入全球高水平學科行列?!八拇ㄔ平獭背青l聯盟優質資源惠及薄弱學校1700余所。
......
工圖網提供2024年四川省政府工作報告PPT紅色簡潔黨政機關工作匯報模板供會員免費下載。更多精彩黨課PPT素材,盡在工圖網。
2024年四川省政府工作報告PPT紅色簡潔黨政機關工作匯報模板 Array
- 價格 會員免費
- 編號 12263729
- 大小 90.0 MB
- 頁數 共10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