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人與自然和諧共處PPT綠色卡通風綠色能源可持續發展低碳生活主題課件模板下載


——綠色能源/可持續發展/低碳生活——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1、采集-漁獵社會(文明)時代的服從關系 2、農業社會(文明)時代的順從關系 3、工業社會(文明)時代的征服關系 4、信息社會(生態文明)時代的和諧關系
這個時期,雖然也出現了“蜀山兀,阿房出”及瑪雅文明的覆滅等破壞大自然的活動及自然對人類的局部、淺層的“報復”,但人類仍然生活在“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及“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田園風光之中。因此,從總體上講,農業文明就是創造適當的條件強化動植物的生長條件或利用可再生的能源(如水利、風力、畜力……),人類開始對自然進行直接的改造作用,但這只是淺表改造,自然也較少受到深度破壞,人與自然處于低水平的平衡關系之中。
悲觀論者看到,增加人口導致更多的資源損耗、更大的環境污染、更多的能源耗費。而更多能源消耗意味著燃燒更多的化石燃料或薪材,產生更多的廢氣,更多的二氧化碳,加劇全球溫室效應。 悲觀論者預測,人口增長和人類的高強度經濟活動將帶來政治、社會和環境惡化與崩潰。 樂觀論者指出,衛生保健服務的改善、人均收入的提高、平均壽命的延長,所有這些,我們這幾十年不僅在北方國家看到了,而且也發生在許多南方國家。 樂觀論者相信,人具有創造性,能夠克服人口增長和高強度經濟活動帶來的潛在的環境危害的能力。
大氣污染 臭氧(O3)層破壞 酸雨 大氣污染:倫敦煙霧事件水污染:石油泄漏事件 噪聲污染 綜合型污染:汽車 “溫室效應”
1600-1900年間,有75個物種滅絕,平均每4年滅絕一種; 20世紀以來,平均每天有一個物種滅絕; 1990年以來,平均每天有140個物種滅絕; 有人估計,到20世紀末,有100萬種動植物滅絕。
我國是全球13個貧水國家之一 水資源總量28000億m3居世界第四 河川徑流27000億m3 居世界第六 人均2600m3 為世界1/4 居88位 570座城市 364座缺水 50座嚴重缺水 7000萬人,5500萬牲畜飲水問題水源涵養功能退化 黃河上游90年代水量比30年前減少23%
我國森林草原資源現狀林業用地 2.6億公頃 森林 總面積 1.5億公頃 人均 0.12公頃 森林覆蓋率 16.55% (全球平均水平 31.4%) 人均森林蓄積 9m3 (世界人均 72m3) 可用草場面積 :34萬公頃;占世界總量7.1% 人均只是世界的1/6, 50%~60%天然草場退化,西北最嚴重
生態文明觀產生的現實根源:全球性“生態危機”;生態文明觀產生的立論根據:馬恩“生態思想”;生態文明觀產生的思想來源:可持續發展觀;生態文明觀產生的科學基礎:生態科學;生態文明觀實現的基本途徑:綠色技術;生態文明觀實現的認識前提:樹立生態和諧理念;生態文明觀實現的物質基礎:發展循環經濟;生態文明觀實現的制度保障:建立合理的社會制度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以生態技術和體制創新為突破口,建設生態文明,堅持社會、經濟、人口、資源和環境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構建以人為本、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這既是中國共產黨人領導中華民族奔向現代化強國康莊大道所做出的唯一正確的選擇,也是對推動人類文明步入健康、理性發展的歷史性貢獻。
——綠色能源/可持續發展/低碳生活——人與自然和諧共處
工圖網提供2023人與自然和諧共處PPT綠色卡通風綠色能源可持續發展低碳生活主題課件模板下載供會員免費下載。更多精彩黨課PPT素材,盡在工圖網。